赤峰记忆我的两位支边老师

发布时间:2023/12/19 13:26:09   点击数:

我的两位“支边”老师梁树春

在内蒙古自治区成立六十周年之际,我们不能忘记那些当年响应国家号召来内蒙支边的内地热血青年们,他们把美丽的青春献给了边疆的开发和建设事业。我的两位老师——薛开诚老师和肖勋华老师夫妇就是为了内蒙古的教育事业献出了毕生精力的支边的内地人。

薛老师原藉福建,肖老师原藉四川,他们来内蒙赤峰已经整整五十个年头了。年他们毕业于天津师范大学,是同班同学。毕业后他们班一行六人来到了内蒙赤峰。六人一名班级团支部书记,一名组织委员,一名宣传委员,两名团小组长和一名华侨同学。薛老师是团小组长,肖老师是团支部宣传委员。薛老师和肖老师被分配到赤峰二中当了教师。那时的赤峰城仅有六条街道,冬天干燥寒冷风沙弥漫,夏日酷暑难当雨街泥泞。他们于年在一间教室改建的房子里结了婚,就算是安了家。当年的赤峰二中刚刚在园林路盖了校舍,园林路还是一条刚开通的由沙石铺成的街路。学校操场还带着被踩平的原来菜园子的畦埂,操场边有一口浇菜用的水井,学生踢足球,有时球足球就滚到井里去了。开运动会要过西大桥,到桥北面的一处用土坝圈成的空场进行。那也是赤峰当年唯一的一处体育场了。

薛老师和肖老师讲授高中物理课程。年我升入高中时薛老师给我们上课,当时他已经是物理教研组的组长了。为了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他响应校领导司校长的号召,带领全组教师不断在教学中进行新的探索。他在学生中成立了无线电、电工等课外活动小组,还开放了物理实验室。学生们通过课外小组的活动和到实验室做实验,加深理解和巩固了在课堂上学过的书本知识。他领导的物理教研组在教改中搞了理论联系实际的“照明电路”的教学,这种教学方法被校领导肯定后在全校进行了示范教学。记得语文老师戴约瑟先生在颂扬二中教改的诗中曾有“照明电路亮全校”的诗句。正是他们这样兢兢业业的骨干教师不断深入钻研教学,积极进行教学改革,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才使二中的升学率在内蒙始终名列前茅,成了内蒙的品牌学校。

文革动乱结束后,司凤岐校长重新主持二中的工作。当时已有在内蒙工作的外地知识分子开始向自己的老家调转了。薛老师和肖老师的同学也给他们在天津找到了接收单位。薛老师就要携家离开赤峰了。这时司校长找到了他,跟他谈话时说:“赤峰需要你们呀,你们就别走了。”薛老师见司校长心意诚恳,又和司校长个人关系好,就答应留了下来。这一留就成了永远。他的大女儿大学毕业后分配在外省有了一份很好的工作,他给调了回了赤峰;他的二女儿大学毕业也在外地有了工作还结了婚,也被他调回了赤峰,用他的话说:“还带回了一个呢”;他的儿子也留在了赤峰。可以说为了赤峰,他们可谓是献了终身献子孙。薛老师说:“我和肖老师来到内蒙古,没当过什么官儿,就是普普通通的老师。我们认认真真地教学,我们爱和学生们在一起。”那年,薛老师七十六岁了,他和肖老师安渡着晚年。在这里我衷心祝愿他们二位老人家生活愉快,健康长寿。也祝愿所有来内蒙支边的人晚年生活愉快,长寿幸福。年8月24日刊发于《红山晚报》文化副刊收入年赤峰二中老三届


转载请注明:http://www.wanbaoneirong.com/wbbj/1552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