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散文消失的柴堆下

发布时间:2023/12/14 10:26:10   点击数:

消失的柴堆下有首幸福歌

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是句老古话。柴作为燃料,在生活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常言道:有米无柴空自叹,有柴方有米饭香。在山区柴自然是指树枝、树丫、树桩之类,而在我们圩区则是稻草,麦秆。稻子收割后我们全家齐上阵将稻草一捆捆挑回家在屋后堆成一个个大草垛。农活闲下来后,妈妈嫂子们便从草垛中抽出一把把稻草,把它扎成一个个小草把,存放在灶屋里。用稻草做燃料烧锅做饭,延续着千百年,伴随着我们圩区一代又一代人的生活,见证着我们的成长。说实在的用稻草做燃料,讨厌之处有很多,一是灰多,一顿饭烧下来至少要从灶堂里掏出好几次草灰,你要是不掏,灶堂里灰满了,火焰就顶着锅底了,一掏灰,灰就四处飞扬,弄得你浑身是草灰,就连灶台上也是灰。有好多次我的眼睛都吸进了灰,用手一抹脸都变成一个大花猫。二是烧锅时必须有一个人坐在灶下,不断地把草把子塞进灶膛里,而且还要用火钳子不断地拨弄,否则就会熄灭。那时我读小学三年级,每到放学回来正逢妈妈从地里收工回家,她便忙不迭地淘米切菜,这时我就坐在灶下烧锅。尽管我心中很不愿,但又不能不帮着。其实令我们遭罪难堪的更多的是稻草不够烧,等不到新草上场陈草就烧完了。每年二月后的一段时间得到集市上去买,这无疑给我们家增加了一个负担,每到这时爸爸总是埋怨妈妈平时不注意节约着烧,我妈妈只能悄悄地叹气。

日子就这样一天天过去了,父母在艰难岁月中永别了我们。我和妻子年复一年的重复着他们的生活。儿子长大后在县煤建公司谋到了一份拉煤工的差事。由于他为人忠厚又能吃苦,公司领导对他很好。这位领导知道我家稻草不够烧,当即给了他三百斤煤票,让他拉些煤回家烧,并承诺今后只要继续在公司干活,咱们家烧的煤就由公司包下了。这件大好事让我们全家乐开了花,那时城里居民烧煤都是凭煤票供应,我们农家人能享受到这种待遇,使得邻居们都羡慕死了。煤尽管有呛人的气味,但毕竟比燃稻草干净多了。煤作为我家燃料的补充,既给我们带来了几多便利,又为我们省了钱。

日月等闲过,草木喜逢春,一九九二年我家乡的小集镇上诞生了第一家售液化气的店铺。开业那天好多人都前来看热闹,人群中不断有人问这问那,店主不厌其烦地给大家作示范表演,看着那绿色的火焰,看着一壶水一刻钟就被烧开,我一狠心掏钱把那灶连同一罐气买回了家。从这天起,我们烧饭做菜全都在这液化气灶了。不出三个月,我们这个只有二十多户人家的村,全都把这玩意儿买回了家,不久我又到县城超市里买了电磁炉,生活更方便了。一晃又是几年过去了,一九九九年我到山区丫山乡去看望年近九旬的表爷,十多年未来这里,我欣喜地看到表爷家坡前坡后到处是绿树成荫,不远处的山头上更是大树参天,这与我十多年前看到的景象有天壤之别,那时山坡上光秃秃一片,露出的是黄土。表爷爷告诉我说那年头烧柴全靠山上树木,油盐钱也靠砍树卖。现在不同了,用上液化气、电磁炉,再也没人砍树当柴烧了。青年们进城打工赚钱去了,谁也不稀罕上山一把斧,下山两块五的那点收入了。那时天天喊封山,山山不见绿,现在不喊了,山却绿了。当日历翻在年这一页时,美好乡村建设如火如荼地开始起来。我们这个散住户的小村庄被整体拆迁安置到一个集镇的小区中,小区有三百多户居民,小区内是干净整洁的沥青路面,与城里小区相比一点也不逊色。村主任欣慰地告诉我们说,县燃气公司正计划在我们这儿筹建铺设燃气管道,他要求大家尽快去登记,预计明年即可用上燃气了。

一个新的时代在我这一代人面前来临了,别了,烧了千百年稻草;别了,救了我们急的煤块!感谢改革开放的好时代,感谢我们的党领着我们向更幸福的明天奔跑。

审阅:袁由启

简评:文章立意较好,从日常生活做饭的燃料写起,以燃料的变化来见证生活的变迁,反映社会的进步。改革开放乡村振兴,惠民千家万户,小事件大主题。行文简洁语言朴实。

终审:严景新

作者:解渭生,自由撰稿人。安徽省南陵县籍山镇利民路荷花塘十四幢居民。坚持写作三十多年,作品有散文,报告文学,戏剧等。刊发于人民日报,新安晚报,新民晚报等全国三十多家媒体上,有多篇作品在省内外刊物报纸上获奖。总计发表各类作品三百多万字。

编辑:卜一

每日刊发作品优选纸刊《中国乡村》杂志,凡上刊者免费包邮赠送样刊

投稿必须原创首发,投稿邮箱:zxmtth

.


转载请注明:http://www.wanbaoneirong.com/wbxg/1550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